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年第2期文章
  • 沙河镇正常高值血压女性人群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血压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中青年女性人群转归为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2006年3月~4月,对北京市沙河镇血压正常高值中青年女性775人进行了基线调查,2009年9月~10月进行复查,了解新发高血压情况,分析基线特征与该人群新发高血压的关系.结果①本研究人群基线平均血压为(126.8±6.7/80.2±5.6)mmHg,3.5年后复查平均血......

    作者:王晓兰;魏葳;李国杰;白真真;闫坤丽;张荣立;张红叶;张亮清 刊期: 2010- 02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252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HD+DM组)150例和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组(CHD组)102例,1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变化.结果CHD+DM组的QTd值及QTcd值较健康对照组......

    作者:姜自远;詹志伟;白玉蓉;张丽娅;葛爱青 刊期: 2010- 02

  • 急性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年男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年男性血管僵硬度-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影响.方法肥胖在校男生14人,于运动前(0h)、运动1h和2h三个时间点分别测定其颈-股动脉PWV和颈-桡动脉PWV.受试者在0h测定结束后立即进行持续45min、靶心率为80%HRmax的跑台运动.结果颈-桡动脉PWV在1h和2h均明显低于0h,而颈-股动脉PWV在2h时明显低于0h和1h值.结论急性有氧运动结束后较短一段时......

    作者:朱蔚莉;曾靖 刊期: 2010- 02

  • 83例起搏器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随访的意义.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83例置入心脏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判断起搏器起搏、感知状况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互作用的心电图改变.结果DCG检测出起搏器功能障碍14例,检出率为16.9%,常规心电图检出起搏器功能障碍4例,检出率为4.8%,两者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育红;李洁;齐书英;梅静 刊期: 2010- 02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及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2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n=116例)和非老年组(n=112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老年组明显短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二次PCI和梗死后心绞痛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

    作者:刘洋;刘恒亮;赵友民;白树鸣;郝冬琴;开芸;柴建文;刘灵芝;耿国英 刊期: 2010- 02

  • 山莨菪碱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QT间期离散度及室颤阈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QT间期离散度(QTcd)、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VFT)的影响,探讨山莨菪碱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组(I-R组);山莨菪碱治疗组(Ani组);假手术对照组.建立兔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各组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cd;S1-S2程控电刺激方法测定兔ERP和VFT.结果①3组术前QTcd......

    作者:丁超;傅向华;薛玲;赵玉英;李俊峡 刊期: 2010- 02

  • 白细胞介素-6在高血压病中的研究现状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AS)、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且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终末肾血管疾病[2]等密切相关.......

    作者:单红英;李海涛 刊期: 2010- 02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

    作者:王磊;马依彤 刊期: 2010- 02

  • 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而危害极大的血管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主要因素,该理论由19世纪德国著名病理学家RudolfVirchow提出,现已被公认.......

    作者:黄超文;冯起校 刊期: 2010- 02

  • PCI相关性血小板活化的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操作及支架的机械特性不可避免的会损伤血管内膜,进而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引起血小板活化.......

    作者:赵培欣;江珊 刊期: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