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通价值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超过3个月、TIMI血流0级的病变,发生率约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20%~30%[1],仅8%~15%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CTO发病率和接受PCI的比例呈明显反差,一方面是CTO治疗难度大,成功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研究报道在技术成熟的诊疗中心或丰富经验的介入专家,CTO患者PCI的......
作者:陈亚磊;贺毅;米宏志;杨娅;宋现涛 刊期: 2016- 11
-
新型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
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计到2035年患者人数可能增至5.92亿。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CVD的风险增加2~4倍[1]。而心血管疾病也已成为危害我国当今社会人群的重要疾病之一,当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时对人体的危害会更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2......
作者:姚璐;刘辉 刊期: 2016- 11
-
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大充血相诱发药物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作为诊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对于造影结果血管狭窄程度50%~70%的病变,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存在争议,而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的血流储备分数(FFR)这一概念,从功能学角度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仅从解剖学角度出发的不足[1]。FFR是指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病变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所供血的心肌区域能获得的大血流量与同一区域理论所获得的大血流量之比,即FFR=Pd/Pa(Pd为狭窄冠状动脉所......
作者:张颖;高迎春 刊期: 2016- 11
-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当前世界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发展以及早期再灌注策略的实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的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了预后。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以及随之而来心功能衰竭,依然是困扰心血管医师的主要难题。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万能细胞”,被人们寄予了厚望。近年来,关于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
作者:石宇杰;易军;陈韵岱 刊期: 2016- 11
动态资讯
- 1 急性心肌梗死临时起搏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2例
- 2 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 3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的超声研究
- 4 PCI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应用
- 5 克拉霉素不宜与他汀类药物联用
- 6 Apelin-13对H9c2心肌细胞增殖及ERK1/2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 7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的临床应用
- 8 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 9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的Meta分析
- 10 生长因子与房颤心房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11 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2013邀请函
- 12 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联合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研究
- 13 动态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 14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 15 心率小幅增加亦可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 16 《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推荐意见
- 17 经冠状窦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超声特征比较
- 18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9 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影响因素分析
- 20 脂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对建立支架内再狭窄炎症细胞模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