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改变情况、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胸痛(......
作者:常国栋;陈英伟;许学升;王勇 刊期: 2018- 06
-
RAG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9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及48例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者分为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组(185例)、重度狭窄组(212例).采用PCR-RFLP检测-429T/C、1704G......
作者:胡静涛;李艳茹 刊期: 2018- 06
-
影响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1],临床应用广泛,其术后的远期效果是心血管介入领域关注的重点.PCI术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耐量增加),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尤其是应用了新型药物洗脱支架及抗血小板药物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既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降低了高危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有研究证明如果冠心病危险......
作者:王霄霞;王呼萍;王士东;赵瑞芬 刊期: 2018- 06
-
Sestrins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Sestrins(Sesn)属于应激反应蛋白家族,在应激的情况下表达上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1,2].Sesn包含三个家族成员,即Sesn1、Sesn2和Sesn3,它们具有特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共用了近5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1,3].Sesn1,是一种生长抑制DNA损伤诱导基因(GADD),也称p53调控蛋白26(PA26),是由肿瘤抑制蛋白(p53)调节[3].Sesn2,是一种PA26同......
作者:刘佳秋;韩薇 刊期: 2018- 06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研究进展
非缺血性心肌病是除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余心脏病变所致的一类心肌疾病,其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晚期常进展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此时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生存质量下降[1].对于CHF患者,既往多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对于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
作者:赵晶晶;黄鹤 刊期: 2018- 06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极大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也是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脑卒中乃至猝死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左心室肥厚是机体对长期增加的血液动力学负荷的一种适应性改变,表现为室壁增厚、心肌重塑和心肌重量增加,其重塑过程涉及许多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期的血流动力学负荷不是形成LVH的唯一因素,对多种族大规模人群的......
作者:束长城;魏万林 刊期: 2018- 06
-
冠状动脉扩张症相关临床常规血清指标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冠脉)扩张症(CAE)定义为冠状动脉直径达到邻近正常冠脉节段至少1.5倍以上[1],通常是指较长节段的或弥漫性病变.而冠状动脉瘤的扩张范围则相对局限,且直径可达2倍及以上.基于新冠脉扩张症病理生理研究机制,学者们发现临床中的一些血清学指标可能与冠脉扩张症具有一定关联,并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这一方面对现有的文章进行汇总并深入探讨.......
作者:唐崇淇;齐新;魏丽萍;苏嵘 刊期: 2018- 06
-
炎症在心房颤动高凝状态中的作用机制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相关,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机会为4.9%~6.9%,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20%~30%的脑卒中归因于房颤.......
作者:余倩;毕亚艳 刊期: 2018- 06
-
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与动脉硬化及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诸多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冠脉)解剖特征与动脉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关系却少有关注,也未将其视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1-3],左冠状动脉主干(LM)近分叉、分叉处及左前降支(LAD)近分叉处的外侧管壁等部位好发动脉硬化,而传统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阐明其机理.多项研究提示特殊的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可引起左冠局部血流动力学及剪切力发生改变,诱发局部血管动脉斑块的形......
作者:肖栋;李为民 刊期: 2018- 06
-
骨保护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从目前全球各类疾病中观测发现,心血管系统疾病(CVD)是引起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2013年全球约有超过5400万人因疾病死亡,源于心血管类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占32%(1700万)[1].根据数据预测,至2020年心血管类疾病,可能会成为全球疾病中的首要疾病.在我国新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数据显示,心血管类系统疾病的流行趋向和其所导致的患者将明显增加[2].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发......
作者:于琪力;周江;郭靖涛;王福华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及干预
- 2 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LP-PLA2、A-FABP和hs-CRP的关系
- 3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4 心内直视联合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疗效分析
-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现状与展望
-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变化趋势与IABP球囊导管撤除时机关系的研究
- 7 苯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研究
- 8 CO/HO-2体系在胎兔动脉导管组织中的表达
- 9 溶栓后PCI和D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 10 白藜芦醇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保护及Akt/JNK3/caspase-3信号通路的影响
- 1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 12 ATACAS:冠状动脉术前使用阿司匹林不增加出血风险
- 13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 14 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后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 15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预防研究现状
- 17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
- 18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现状
- 19 单冠状动脉畸形介入治疗1例
- 20 STEMI患者急诊PCI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