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进展
张文;杨巍
关键词:
摘要: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罪犯血管及时恢复血流灌注,能降低梗死面积、保护心室功能,但在1年内仍有7%的死亡率和22%的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当高风险的STEMI发生心源性休克时,1年内的死亡率会更高,可达12%[1,2].虽然心肌再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此过程的早期阶段又造成了心肌的额外损伤,比如扰乱离子稳态、活性氧的过量产生、激活炎症反应、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和钙超载等,从而降低了心肌再灌注的获益,这一现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3-6].大多数学者认为即使单纯的PCI恢复心肌灌注后可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但再灌注损伤仍可占总梗死面积的50%[5].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新型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应用改善再灌注血流,但对于PCI术后的患者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作用.对于患者,其心肌梗死面积与心肌左室重塑、心衰及PCI术后的预后紧密联系.Larose 等表示当心肌梗死面积≥左室面积的23%时,易发生心衰等恶性心血管事件[7].如何降低心肌I/R损伤并改善预后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发现了许多具有预防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措施,如抗氧化剂、镁剂、钙通道抑制剂、抗炎药物、阿托伐他汀、极化液、腺苷等,但这些方法从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并获利于患者却非常困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