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年第08期

可溶性ST2是心力衰竭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吗?

叶刘;葛平

关键词:
摘要:心力衰竭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全世界数千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还在增加.虽然心力衰竭在治疗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其预后比大多数癌症更糟糕[1].因此需要更好的了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而生物标志物既能反映这种机制并能够帮助诊断、监控治疗、评估预后.生物标志物定义是“可供客观测量和能评价正常生理过程、致病过程和反应治疗干预的药理学应答过程的生化指标”.基于此,生物标志物可以被分为:“先前生物标记”(识别发生疾病的风险),“筛选生物标记”(筛选亚临床疾病),“诊断生物标记物”,“分期标志物”(分类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生物标志物”,“治疗标志物”[2].生物标志物具有体内外稳定性、足够的灵敏度、准确性、可行性、国际标准化、低成本、低生物变异系数、患者可接受、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的参考范围和截止值等特点13,4].因此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既符合上述要求,又能够帮助临床医生管理患者.ST2涉及心力衰竭的纤维化与重塑过程,是心力衰竭患者管理的新兴标志物,在2013年的ACCF/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sST2引入生物标志物的推荐之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