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微环境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李红梅;王显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疾病谱也在发生着悄然改变.《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超越肿瘤及其他疾病,成为导致人群死亡的首要病因[1].自1977年Gruentzig在瑞士实施了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介入技术发展迅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不幸的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和远期支架血栓形成(IST)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介入治疗远期疗效[2,3].目前认为,ISR的形成与三个主要因素有关:血管病变特点及介入操作、患者自身因素、个体遗传差异.无论上述哪一个因素,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病理环节——炎症反应,诸多研究都已证实炎症在ISR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接下来本文就围绕PCI后炎症微环境与ISR的相关性作一个简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