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射频消融术至心肌穿孔成功抢救1例
乔瑞峰;陈海龙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心肌穿孔,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 症状, 希氏束, 血压, 心率,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 心电图, 冠状窦,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诊断, 心室, 心包, 跳跃现象, 术后, 高位右房, 植入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间断胸憋、气短10余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10余年前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冬季多发,近1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症状减轻,但未完全缓解,为明确诊断来院。既往心悸40余年,偶有发作,每次发作自感心跳快,持续1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与劳力或活动无关,曾于心悸发作后查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后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58次/min),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右优势型,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血管均无明显狭窄,中间支血管较粗,中间支开口及中段局限性狭窄75%,给予硝酸甘油冠脉内注射后,开口处狭窄60%,于中段狭窄处植入3.0×21 mm乐普药物洗脱支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自觉胸闷、胸憋症状缓解。于术后第4d休息时突发心慌,伴出汗,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60~170次/min,给予心律平70 mg静脉推注,数分钟后心律恢复为窦性心律,整个过程中患者无胸憋、气短,行食道调搏检查,S1S1刺激及S1S2刺激均可诱发室上速,心率165次/min,未见跳跃现象。补充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7d行射频消融术。分别放入冠状窦、高位右房、希氏束及右心室电极,做高位右房及心室S1S2递减刺激,逆行心房刺激呈偏心性改变,无跳跃现象,心室S1刺激可诱发心动过速发作,心率165次/min,心房早激动点位于冠状窦口周围,冠状窦A波早于希氏束A波,考虑为左后间隔旁道,穿刺右侧股动脉,植入消融导管,透视下见希氏束电极移位,调整希氏束电极到位,拟消融时,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及出汗等症状,心率100次/min,血压100/60 mmHg(1 mm Hg=0.133 kPa),透视下可见心尖搏动明显减弱,心影扩大,急诊床旁心脏彩超证实心包腔内有液性暗区。患者躁动,心率增快为150次/min,心电监护显示为窦性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至80/50 mmHg,给予心包穿刺置管,抽出不凝血200 ml,将抽出血液回输,患者烦躁减轻,血压上升为100/80 mmHg,数分钟后血压再次出现下降,反复从心包置管内抽出血性液体1500 ml并自体回输,胸憋症状可减轻,但停止抽液后,症状再次出现,考虑保守治疗不能维持生命体征,转入外科,行急诊开胸手术,打开心包腔,可见约150 ml血液伴随凝血块流出,探查右室前壁有一1.5×2 mm破口,有新鲜血液从破口溢出,顺利缝合破口,患者血压逐渐回升,心率降为120次/min。术后1月,痊愈出院。随访1年,患者无心动过速发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