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许贤利;季明;饶大勇;潘大虎
关键词:口服胺碘酮, 阿托伐他汀, 联合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治疗房颤,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房颤发作, 甲状腺功能异常, 预防和治疗, 他汀类药物, 发作持续时间, 左心房内径, 资料与方法, 肾功能异常, 军区总医院,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血脂升高,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摘要:阵发性房颤(PAF)是指发病在数分钟至数天(一般为72 h)内可以转复的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易发展为永久性心房纤颤。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治疗房颤,但药物治疗仍为基层医院主要的治疗手段。胺碘酮常常用于治疗房颤和预防其发作,其有效率为40%~60%。新资料[1]表明,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可用于PAF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将探讨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用预防PAF发作的疗效和副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纳入2010年9月~2011年9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京西医院心内科PAF患者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6±10.6)岁。纳入标准:①房颤发作周期<1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48小时;②房颤发作时有明显不适;③血脂升高;④左心房内径<45 mm。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全心扩大、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肺部疾病等。病例随机进入实验组(口服胺碘酮+阿托伐他汀,n=29)和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n=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