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
GDF-15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NT-proBNP的关系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浆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按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70mm或≤70mm分为A组(28例)和B组(22例),同时设对照组30例.入组患者进行GDF-15及NT-proBNP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为Ⅱ、Ⅲ、Ⅳ级,观察......
作者:李文霞;陈漠水;张光星;许云 刊期: 2017- 09
-
冠状动脉疾病的代谢组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代谢产物变化对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自重庆市急救中心、重庆市肿瘤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及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等4所医院老年病科于2003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患者1086例,男性712例,女性374例.依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NCA组,116例,无冠状动脉狭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NOCA组,276例,冠状动脉狭窄......
作者:赵娟;滕丽新;毛梅 刊期: 2017- 09
-
置管透析所致上腔静脉阻塞开通后患者右心功能变化
目的探究置管透析所致上腔静脉阻塞开通后患者右心大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应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7.23±8.19)岁.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上下径、左右径、基底径,右室流出道(RVOT)近端、远端内径,右室壁厚度以及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
作者:朱培欣;王闯胜;李建军;陈锦州;田恒松 刊期: 2017- 09
-
住院军队离退休干部老年综合征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军队离退休干部老年综合征(CGA)的发病情况,为提高军队干部保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火箭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于201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岁以上老年离退休干部进行老年综合征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性疾病及老年综合征.结果接受调查的87例患者中,其中男性62例(71.3%),女性25例(28.7%);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83.08±7.3)岁.常见的前3种慢性疾病......
作者:白玉蓉;王佳楠;鞠鹏;王熙然;张以善 刊期: 2017- 09
-
精准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在心血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015年11月24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成立.旨在对于心血管疾病,运用基因测序、分子影像等各种新技术,精准检测,精准解读,精准干预.......
作者:高鸿敏;施冰 刊期: 2017- 09
-
内皮功能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原发性高血压(EH)的患病率高,全球25岁以上人群EH患病率达40%,其危害性及致残性也高[1].青年人群一旦发病对其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及时预防EH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源波;尚晓东;金婧茹;李海明;汪晓芬;常华;杨萌;和渝斌 刊期: 2017- 09
-
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
甲基苯丙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非法滥用的兴奋剂之一.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2010年美国成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位居第三位,而其中超过5%的心衰患者与包括甲基苯丙胺在内的兴奋剂滥用相关[1].国外关于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MAC)的病例报道在逐年增加,但在国内部分患者就医时由于各种原因隐瞒实情以及对MAC认识不足,所以MAC相关报道较少.本文简要阐述了甲基苯丙胺的药物发展历史、药理作用,以及其发病机制......
作者:翟真;金华 刊期: 2017- 09
-
D-二聚体检测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众多研究指出D-二聚体检测可用于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在正常人的血浆中含量很低,其质量浓度的升高反应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的溶解活动[2].D-二聚体检测早期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疾病的低危患者的排除诊断[2,3],目前在非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得到显著提高[3],尤其在AD的应用已写入指南[2-5].本文就D-二聚体检测在AD中的应用......
作者:陈洁;曲秀芬;于阳 刊期: 2017- 09
-
经皮冠状动脉治疗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
目前临床指南推荐[1]所有行PCI手术患者都应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即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但由于基因多态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疾病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2],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不同.大量研究证实,治疗后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HPR)[3]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相关.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检测血小板功能来反映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4],评价抗血小板药物......
作者:陶宇佳;韩薇 刊期: 2017- 09
-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包括心、脑及外周血管等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ASCV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细胞因子失衡、炎症细胞活化等密切相关[1].多种原因导致血管内膜增生是动脉血管对各种损伤的一种反应,也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的重要标志[2,3].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被各种损伤刺激激活后,由静息状......
作者:李红梅;王显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常规药物联合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2 STEMI患者行PCI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 3 DK-mini Culotte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疗效的临床研究
- 4 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变异性和炎症介质的相关性
- 5 BuMA支架治疗冠脉长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6 血栓弹力图在晚期肺癌初诊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 7 SI和MSI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8 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的变化
- 9 临床研究设计方案要点之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 10 REDCap系统通过API接口模块实现R语言程序应用
- 11 炎症在心房颤动高凝状态中的作用机制
- 12 EnSite Velocity导航与X线导航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随机对照研究
- 13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分叉病变PCI术中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14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血LDL-C达标和安全性观察
- 15 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的临床研究
- 16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 17 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降压治疗的时间治疗学研究
- 18 OGTT 1h血糖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19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要点之构建研究问题
- 20 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