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干四科住院治疗的高龄老年(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n=32)、单用阿司匹林组(n=16)、单用氯吡格雷组(n=12)及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组(n=15)。比较双联抗血小板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指......

    作者:田国祥;冯艳;姚璐;武云涛;夏常泉;李娟;张薇;朱立章 刊期: 2015- 03

  • 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株洲市331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78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6例,年龄范围45~7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日,血压>140/90mmHg(1mmHg=0.133......

    作者:贺志伟;刘慧琴;李建香 刊期: 2015- 03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研究进展

    在一系列缺血性心血管事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UAP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环节,它贯穿于UAP的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微量白蛋白尿(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近年来,MAU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一项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不全的指标[1,2]。大规模多中心临床......

    作者:段瑶;吴永全;梁金锐 刊期: 2015- 03

  • 左心房内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房颤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项研究表明房颤与左心房扩大存在相互关联,本文就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的发生、血栓形成、房颤复发、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关系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林明宽;刘浩;何喜民;罗江滨;陈其敬 刊期: 2015- 03

  • 脓毒症中新发心房纤颤的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在脓毒症患者中屡见不鲜[1],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AF)等。危重症患者出现房颤后提示预后不良,而脓毒症患者伴发房颤日渐受到学者重视。但对于在脓毒症中出现新发房颤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对近年来脓毒症中新发房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红;张玉真 刊期: 2015- 03

  • 血压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

    正常人血压一般呈现明显的昼夜活动,白天血压水平较高,在晨起8:00~9:00和14:00~18:00可见明显的双峰,傍晚18:00起血压缓慢下降,凌晨2:00~3:00处于低谷。白昼血压水平高,夜间血压水平低,呈明显的“双峰一谷”勺型血压。血压这种节律的变化能顺应机体活动的变化,很好地维持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有学者结合临床观察,根据血压形态变化,将血压分为四类: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

    作者:孙玉青;骆雷鸣 刊期: 2015- 03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的诊治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率逐年增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ARAS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是肾动脉狭窄常见的类型,ARAS及时纠正后,部分患者不仅能纠正高血压,而且对受损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使其成为少有的老年性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逆性病因之一,因此对ARAS进行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薛洋;田卫东;魏兰芳;武军铎;张静 刊期: 2015- 03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生物标记意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病因[1];开发ACS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确诊标志物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心肌标志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应用广泛[2]。然而,当心肌标志物发生改变时,部分心肌已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这些心肌的损伤无法挽回,造成严重后果。相较于心肌梗死的速度及损伤程度,心肌标志物带给我们的预警时间显然不够。一些炎症......

    作者:王萍;沈红帅;宋达琳 刊期: 2015- 03

  •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健康指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女性患者因其有雌激素保护作用,一直被视为冠心病低危人群,因此对女性患者的研究较少[1]。近2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冠心病常识的普及,男性患者的病死率不断下降,而女性却在上升[2]。因此,对女性冠心病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提高女性健康水平是有意义的。针对女性冠心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既要重视疾病本......

    作者:李明明;马凤霞 刊期: 2015- 03

  • 血压变异时率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在过去20年中高血压的正确测量、预测和治疗是内科学、肾病学和心脏病学实践的焦点之一。一些研究表明诊室外血压存在明显优势,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20世纪60年代MauriceSkolow博士首次介绍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1]。后者因其技术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是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偶发性高血压、自主神经失调、降压药物过度使用导致的低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方面,且24h血压平均水平与靶器......

    作者:阮燕萍;张磊;范中杰 刊期: 2015-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