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年第8期文章
  •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再灌注肺水肿的防治进展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在肺高血压指南中被归为第四大类肺高压[1].国际上公认,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唯一能够治愈CTEPH的方法[2].目前,国内外开展PEA的心血管病中心不断增多,并有国外中心报道了PEA后的远期结果[3].据一项国际调查显示,在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病中心,PEA后的院内死亡率约为4.7%[4].仅个别经验丰富的中心,近几年术后死亡率低于2.0%,但仍高于其他传......

    作者:宋武;刘盛 刊期: 2018- 08

  •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占据重要地位.术中使用对比剂可对肾小管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导致高达5%的肾功能正常的住院患者发展为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是医院获得性AKI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措施逆转其病程,CI-AKI明显增加了PCI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心脏事件、及永久性肾功能损害和患者的全因死亡率[2].血清肌酐(SC......

    作者:王海霞;张春 刊期: 2018- 08

  •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从而不能够为组织输送氧气,进一步出现以乏力、呼吸困难、下肢肿胀为临床症状,颈静脉压升高、肺部罗音、心脏扩大为主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终末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将有23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心力衰竭是导致死亡的......

    作者:仉珊珊;徐扬;李晓慧;罗善顺 刊期: 2018- 08

  • 可溶性ST2是心力衰竭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吗?

    心力衰竭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全世界数千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还在增加.虽然心力衰竭在治疗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其预后比大多数癌症更糟糕[1].因此需要更好的了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而生物标志物既能反映这种机制并能够帮助诊断、监控治疗、评估预后.生物标志物定义是“可供客观测量和能评价正常生理过程、致病过程和反应治疗干预的药理学应答过程的生化指标”.基于此,生物标志物可以被分为:“先前生......

    作者:叶刘;葛平 刊期: 2018- 08

  • 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在心血管疾病中,炎症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可通过引起相应下游信号分子的转导及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心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而致病.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强力的促炎细胞因子,通过调控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了炎症疾病的调控.研究表明,IL-18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在不同疾病中的具体机制不尽相同.本文就IL-18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

    作者:叶迪;王梦龙;刘剑芳;叶晶;王震;徐瑶;姜慧敏;万军 刊期: 2018- 08

  • PGC-1α在运动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

    Holloszy[1]发现运动可以调节肌肉中线粒体功能和数量,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耐力运动可通过增加氧化磷酸化,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含量等方式来改善骨骼肌细胞功能[2].线粒体生物合成,即线粒体的增殖、线粒体个体或系统合成的过程.其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仅)作为线粒体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关键环节[3],与其下游多种酶类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4],并影响能量代谢和......

    作者:张君实;平政;李俊侠;曹雪滨 刊期: 2018- 08

  • 药物基因组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指的是心脏和循环系统的所有疾病.其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关系引起的,被认为是一种无声的慢性疾病,只有在出现严重症状的时候才被发现,心血管病有许多危险因素包括异常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DM),吸烟,不健康饮食、过量饮酒、腹部肥胖、压力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治疗通常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和手术.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正在进入个体化医疗的时代.药物基因组学作为个体化医疗的一种工具,它的......

    作者:王群;林文华 刊期: 2018- 08

  • 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日益增多,CABG手术技术也逐渐成熟.然而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术后冠心病危险持续存在和药物治疗不规范等因素导致CABG术后患者需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数量也日益增多.本文将就目前Re-CABG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现状、适应症、并发症及预后和手术策略等问题作一......

    作者:左鑫伟;李萍;陈媛;程宇彤 刊期: 2018- 08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临床常见的静脉疾病,急性期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血栓脱落引起的致命性肺栓塞(PE);慢性期表现为肢体肿胀明显、酸痛和沉重,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皮炎和难治性溃疡,称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通人群DVT年发病率约为1‰~3%‰.有研究表明20%~50%的DVT患者发展为PTS,5%~10%发展为严重的PTS[1,2].预计2050年美国......

    作者:李亚晶;原标;李春民 刊期: 2018- 08

  • 左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1例

    1病例患者男性,32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0余年,加重伴头晕2月”于2017年4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呈突发突止特征,持续数秒钟~10min不等,并未在意,2个月前心悸症状发作较前频繁,伴头晕,口服普萘洛尔症状无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患者肺结核病史10余年,现已治愈.无其他家族病史.人科查体:T∶35.9℃,P:120次/min,R∶19次/min,血压:120/80mm......

    作者:王高尚;刘建根;刘斌 刊期: 2018-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