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40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方法学组成立暨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方法学组正式宣告成立了!首先,我谨代表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对循证医学方法学组的成立以及新当选的学组委员、副组长及组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的一个二级分会,成立于2010年,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宣传与普......

    作者:魏万林 刊期: 2013- 05

  • CT引导下心包穿刺的临床应用

    经胸超声引导穿刺是目前常用、安全的方法,但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具体操作并不容易,涉及到穿刺者的超声知识和经验(超声影像不如CT影像直观)、穿刺针和超声探头的配合等因素;再者,目前心包穿刺法多选用剑突旁进针,但心包积液并非均匀分布也并非总是膈面多。本院在CT引导下完成了15例心包穿刺,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2005年1月~2012年12月,解放军359医院采用CT引导下完成心包穿刺......

    作者:王兴元;范丽娟;杨善进;周红霞;曹宏兵 刊期: 2013- 05

  • 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阵发性房颤(PAF)是指发病在数分钟至数天(一般为72h)内可以转复的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易发展为永久性心房纤颤。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治疗房颤,但药物治疗仍为基层医院主要的治疗手段。胺碘酮常常用于治疗房颤和预防其发作,其有效率为40%~60%。新资料[1]表明,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可用于PAF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将探讨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用预防PAF发作的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许贤利;季明;饶大勇;潘大虎 刊期: 2013- 05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与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观察研究

    假性动脉瘤是指由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局部血肿,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近年来,随着介入诊断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研究通过对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压迫或注射凝血酶的成功率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2009年3月~2013年3月解放军252医院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34例。纳入标准:①有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支架或心导管治疗术史;②超......

    作者:李向农;曹雪滨;刘玉霞;边婷婷;李长云 刊期: 2013- 05

  • 心血管病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特别是临床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具有一定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独立判断、处置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并具有良好科研能力的青年医师。目前,70%硕士研究生来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科毕业生,这些学生对于心血管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还仅仅停留在大学期间的诊断学和内科学的水平,临床实践时间短,仅有数月时间的诊断学、内科学见习和实习。研究生入学考试前的复习......

    作者:骆雷鸣 刊期: 2013- 05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护理

    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均是发生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的主要原因,且多发生在院外,约占心源性猝死的87%[1]。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及时识别并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SCD的发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已成为临床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终的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已成为SCD一二级......

    作者:马海燕;付晓红 刊期: 2013- 05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是临床常见的辅助循环方法,主要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早是由Harke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1]。1962年,Mouloupulos[2]首次通过动物实验成功实施了心电同步反搏辅助循环;1967年,Kantrowitz首次在临床上应用IABP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源性休克的患者[3]。大量临床研究表明[4],IABP是心脏功能衰竭首选机械性循环辅助方式,......

    作者:郭晓萍 刊期: 2013- 05

  • 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对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1]。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护理质量的好坏成为冠心病手术成功与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3],是减少冠心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1术前护理问题及处理对策1.1术前心理护理1.1.1焦虑冠状动脉狭窄,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高血压等,因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几乎所有患者都存......

    作者:周潇 刊期: 2013- 05

  • 2013 ACCF/AHA心力衰竭指南解读(下)--器械、外科治疗和心脏移植

    新版指南中[1,2]涉及到的心衰的治疗,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药物(GDMT)、器械(devicetherapy)、外科治疗(surgicaltreatments)和心脏移植(cardiactransplantation)。上一期主要解读了新版指南的新变化和药物治疗[3],本期主要围绕心衰的器械治疗、外科治疗和心脏移植进行解读。1心衰的器械治疗1.1ICD/CRT1.1.1患者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张健 刊期: 2013- 05